导读:自国务院第590号令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施行以来,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已经比较正规化,其征收要满足各项前提并严格遵循各项程序,时间成本相对较高。故征收部门为了简化征收程序,加快征收速度,想出了多种征收模式,“协议拆迁”、“预征收”“腾退”等新名词也就应运而生。实际操作中有可能只采用其中的一种,也有可能是两种混用,这是因为所谓的“协议拆迁”、“预征收”、“腾退”等均无任何法律依据,征收部门往往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采用适合的征收模式进行“组合拼接”……
那么,这颇为不同凡响的协议拆迁究竟有哪些玄机呢?本文,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梁红丽律师团队为您解惑。
首先,“协议拆迁”从严格法律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作征收,实践中也可以看到无论是《补偿安置方案》,还是《补偿协议》中均不会出现“征收”字眼,而通常会用“搬迁”来代替。虽然其没有法律依据作为支撑,但是政府为了项目的“合法性”,也必须得找到相关规定予以“参照”,此处的规定通常是指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《xx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》及《xx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》等。在明拆迁律师认为,既然是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,那么就应该严格参照,包括房屋征收前须符合各种规划要求、拟定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须经过意见征询、须将征收决定和补偿方案进行公告、须依法选定评估机构等。但是“协议拆迁”往往将上述程序一跳而过,直接剥夺了被拆迁人的知情权与参与权,明显与国务院590号令的精神相悖。
其次,“协议拆迁”顾名思义即“自愿拆迁”,但是如果我们真这么理解就显得有些天真了。在签订的《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协议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词句“双方当事人在平等、协商一致的基础上,就房屋搬迁补偿安置事宜签订协议”,但是真的是在“平等、协商一致的基础上”吗?答案显然不是。补偿方案并未经过意见征询、评估机构并未经过协商选定、未签协议就先断水断电,所谓的“协议拆迁”方式在实施之初就已失去了“协议”的精神,带有了“强迫”的意味。在明拆迁律师认为,政府主导的“协议拆迁”虽然打着“平等协商”的名义,但在省略一系列严格繁琐程序的同时,对被拆迁人是极为不利的,其合法利益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。
再者,“协议拆迁”中,双方签订的补偿协议本身是一种“民事协议”,不受行政法规的约束。如果将来拆迁方违约,被拆迁人则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进行救济,而无法将相关的行政机关作为适格被告,对其提起行政诉讼。这将可能导致被拆迁人一方承受较大的履行风险。
而且,补偿协议一般也都是拆迁方拟定的“格式合同”,被拆迁人几乎不会对合同的条款进行修改,甚至还有可能忽略如“违约责任”等重要内容的约定。在明拆迁律师认为,在签订此类补偿协议时一定要慎之又慎,一定要确保自己利益不会受到损害,再去签约。否则,日后将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。
对此,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梁红丽律师给出如下建议:一、补偿协议不要轻易签字,除非对补偿条件很满意。对于被拆迁人而言,只要尚未签字,在“协议拆迁”的模式中就不得实施拆迁行为,我们就可以针对政府在“协议拆迁”中的违法行为提起查处、复议或者诉讼程序;二、要保护好自己的房屋及人身安全。房屋是我们最后的保障,只要房子还在,我们就还有保护合法利益的筹码,当然如若遭遇非法拆迁,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好取证工作,并针对其提起诉讼程序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补偿权益。
相关文章:
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案例:重大项目“协议拆迁”是否有法律依据?梁红丽律师告诉你……
江苏省协议拆迁案例:7天时间2封律师函,在明拆迁律师拿下新增房屋拆迁补偿百余万!
相关搜索词:
如对于征收补偿方案不满意,或想要提高赔偿标准的话,可以找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帮你。
在明律师提示您:如果您的房屋或土地即将面临拆迁征收,请县了解清楚拆迁具体项目是什么以及进展到了哪一步,并在签字前尽早咨询律师,向律师了解当地拆迁政策,帮您分析拆迁货币补偿,装修补偿,安置费,附属物赔偿,停产损失等具体可以拿多少,如果差距,可以向律师了解如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,请在下方“输入”您的“姓名”和“手机号”,在明律师将免费为您解答!
国有土地上房屋补偿包括:1、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;2、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、临时安置的补偿;3、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。农村村民住宅补偿包括:1、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。2、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、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。
导读: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》要求
1、强拆后第一时间收集证据,即用拍照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主要相关拆迁人员、以及拆迁过程,为之后的法律维权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;2、拨打中纪委举报电话;中央中纪委举报电话010-12388;北京市纪委举报电话010-12388;天津市纪委举报短话022-12388.